正在阅读:情怀还够用吗?互联网电视是否操之过急情怀还够用吗?互联网电视是否操之过急

2015-11-20 00:02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小拓 责任编辑:shiyu
1没了门槛就容易投机取巧回顶部

  【PConline 资讯】时至今日,互联网电视行业仍然是互联网大浪潮下的新宠,尽管两年前乐视小米就已经开始了尔虞我诈。可一旦赋予了互联网属性的产品,他们就会通过各种方法的演变来证明自己的顽强和与众不同,有些改变着实解决了用户的痛点,有些改变却显得捉襟见肘。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互联网电视带来的一次初级革命,有着大刀阔斧的布局,却在深造途中走的非常艰辛。为什么互联网电视就不能突飞猛进快速革新彩电行业呢?

情怀还够用吗?互联网电视是否操之过急

百花齐放但核心技术稀缺

  乐视120吋巨屏电视、某米的分体式电视、酷开模块化电视、马上就要和大家见面的暴风超体电视,以及让你来不及了解他们前世今生的PPTV、微鲸、CAN、风行。有没有发现它们走着跟智能手机如出一辙的道路?个性、艺术、情怀……次世代、杀手级、智慧屏……这些冒着热气的标签我想你一定不会不知道。智能电视正在遍地开花,多元化的电视时代,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既然相声演员都可以做手机,那视频网站就更有理由来做电视了。

核心技术稀缺

  有些创意非常有意思,比如运用新材料的艺术格调、可触控的黑科技、可置换升级的音响和主机,还有各种智能互联功能。这些有趣的东西在传统电视时代是不可企及的,人们根本想不到放在客厅用来看新闻联播的电视机,还能玩出这么多新奇百怪的花样。互联网对电视行业的冲击,是带着充沛的活力与激情的。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永远预测不了他脑洞大开的一面。

  但是分体也好、智慧也罢,互联网电视厂商对于核心技术的积累大多是一片空白的。最头疼的问题肯定就是面板。好的面板的确太贵,液晶面板一些技术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等原因,一直为国际企业所垄断,比如彩色滤光片。彩电毕竟是硬件产品,从CRT到液晶再到OLED,国产厂商显示技术的积累大多都落后于日韩企业,绝大多数都选用了三星、LG、夏普等厂商的面板。这个占据了电视总成本百分之八九十的关键元素,一直都是国产厂商心里的一道伤疤。

京东方10K显示屏

  不过这个格局也正在慢慢被打破,这几天京东方就用10K分辨率的显示屏向世人证明了其自主研发的强大实力,还有创维带头的中国OLED产业联盟、海信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显示技术激光电视,它们都在慢慢的打破日韩企业的技术垄断。而新兴的互联网电视厂商还需要对电视的核心技术抱以敬畏之心。对于产品本身来说,永远是万变不离其宗,消费者的慧眼一眼就能看出其真正的价值。

没了门槛就容易投机取巧

  一贯苦逼的彩电业近几年成了香饽饽,很容易吸引一大批跨界者的到来。市场大了,做的人多了,性价比就应运而生,无关乎核心技术的厮杀就不断升级。大家都来争夺“我才是互联网电视行业规则的制定者”。 就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各大厂商也都在单方面的宣布“我是行业销量第一”。谁是互联网电视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带头去塑造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如果遵循智能手机的玩法,通过堆砌硬件的方式不断发布新品,那这样做的门槛就太低了。

没了门槛就容易投机取巧

  而且为了争夺市场,很多互联网厂商不知不觉就成为了价格屠夫。价格的严重下拉,就意味着对产品质量的妥协,没有任何商人会做亏本的买卖,用1999的价格肯定就买不到2000的产品。况且大多数消费者都已经有了一个固有的印象,看到“低价”就会联想到“低质”。价格战带来了竞争对手间的投机取巧。

  前几年一大批牛鬼蛇神把互联网电视“普及”的同时,也拉低了行业平均水准。你总不愿意看到牛马不相及的人都来做电视的场面,让原本能用上10年的电视,2年就报废了。不过今年,一些互联网电视厂商也开始逐渐苏醒了,一批价格较贵,但是质量过硬而且极具个性的电视都在近段时间一一亮相,这才是互联网电视发展的好方向!

2“生态”能赚钱吗?回顶部

互联网品牌电视售后亟待完善

  互联网渠道相对于线下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省去了线下渠道需要耗费的一大笔资金,时效、地域空间差也不必顾虑。所以很多人纷纷选择电商平台来做营销推广。但是售后终究是 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互联电视厂商的售后服务离传统厂商还有很远的距离。没有足够的规模,就无法支撑售后网点的建设;要想打开市场,服务网点又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互联网品牌电视售后在哪儿?

  电视作为大件家电,要比其他产品对物流和售后更加挑剔,所以线下渠道依然是消费者购买电视最常用的方式,作为耐用品,线下购买可以得到充分的体验。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绝大多数互联网品牌电视都是无法配送到的。

乐视线下体验厅

  当然互联网电视品牌也在努力的建设渠道和售后,通过与大型的电器零售企业合作,利用苏宁、国美等庞大的线下商城优势来拓展产品的辐射度。通过专人专线的客服服务、专业维修机构的代理售后服务、远程维修等特色售后服务,以及不断增加的线下体验中心,来逐渐完善自身的线下和售后体系。

“生态”能赚钱吗?

  生态电视,不是一台电视,而是一套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和跨产业价值链重构所打造的开放闭环大屏互联网生态系统。商业生态模式听上去的确很诱人,不过靠内容、服务、平台来赚钱的方式并没有那么简单。Android,IOS算不算是生态呢?可它们赚钱的途径还是手机硬件。就算是全世界卖得最好的系统Windows,通过它赚钱最多的也还是合作伙伴们的PC业务,何况微软也开始做起了示范级的硬件产品了。

“生态”能赚钱吗?

  发展到今天的电视生态,的确也没那么简单了,不像以前那样一眼就能望到尽头,复杂的生态模式应该是多维度的。从BAT巨头们身上就能看到这种趋势,他们都在逐渐扩张自己领地,布局旅游、电商、经融、内容服务等等多个领域,非常庞大复杂,但是究其根本它是一个开放的生态,开放的生态能容纳更多的合作伙伴。如今的生态电视也正在这样做,许多厂商都在寻求新的契机,从平台、内容、终端到应用,打破产业边界、企业边界、组织边界,完成自我进化。

广电一刀切

  生态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广电长驱直入强势监管,让内容的争夺越来越拘谨,内容差异化,受政策的干预变得越来越趋同化。就像每个人的电脑接入网线都进入了同一个频道一样。另外在国内,大家一般都只愿意交网费,其他的费用能省则省。培养生态中的付费群体,并不是做好产品吸引大家买账这么简单,还需要做更多的功课。

  生态能不能赚钱,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还需要时间来探索,并付诸实际行动来培养用户群体,只有用户的基数培养起来了,生态才有了根深蒂固的地方。

3互联网才是最好的催化剂回顶部

硬件需要免费吗?

  这些年说的最多的硬件免费,指的是通过其他盈利手段来使得手机、电视等互联网硬件终端实现零费用。其他的盈利手段一般是指服务和内容增值营收。硬件免费听的叫人直流口水,可是真有这么容易吗?

硬件免费

  首先生态中的内容还不具充分的掌控能力,受制于有关部门的监管。尽管一部分互联网电视和牌照商深度合作,那也避免不了哪一天广电要求每台出厂电视预装TVOS的尴尬。

  其次付费的用户群体不够量级。国内根深蒂固的互联网消费习惯导致了这一付费过程必定漫长,而且能用免费资源替代的途径也很多,做到“独一无二”才是当务之急。当然,如果能像三大移动运营商那样坐拥数十亿用户,实现充话费送手机、流量月底不清空也是小事一桩。

  硬件免费应该是建立在硬件足够优秀的基础之上的,并且硬件的成本已经很低。期待ios升级的人,肯定没有期待iPhone升级的人多;虽然ios是很优秀的生态系统,但是给苹果带去最大利润的还是iPhone。

诚然,互联网才是最好的催化剂

  虽然互联网电视价格战杀得太猛了一点,但凡是都有两面性,如此猛烈的冲击也给传统厂商带去了不小了压力。于是可以看到传统电视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互联网子品牌来对抗如洪水猛兽般的新兴势力,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传统厂商们十多年来形成的一种定价契约。在以前你是很难想象一台电视可以卖到5000元的,有信仰的买台索尼十几万,没信仰的买台海信也得好几万,看看现在的电视定价你就知道这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有多大的威力了。

没了门槛就容易投机取巧

  另一个方面,互联网电视品牌的浪潮,势必会逐渐给整个电视产业链带来新的变革。互联网环境的刺激,让传统厂商不仅仅要在技术上逼迫自己升级,更要在内容上奋起直追。他们在面板、芯片以及模组等上游产业和供应链的优势依然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唯一了。因为电视的属性也不再单一,智能化是必然的结果,个性化也是大势所趋,电视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家庭各种信息汇集的中心,未来市场的争夺还真不一定是面板说了算。

  总结:互联网的迭代速度,甚至让我们都来不及去打造一个完美的产品,我们追求的从来都是不断进化、升级再革新,自然也无法塑造没有缺憾的产品形象。但不能否认经过每一代产品人的不懈努力才造就了当下的电视市场环境。互联网电视是否操之过急?如果它要成为一种急流勇退的现象,那当然是;如果它立志要跟传统电视死磕到底,但显然就不是。瑕不掩瑜,离弦之箭又怎能轻易停止。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家电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